当前位置: 生态系统 >湿地生态系统

坦桑尼亚的动物世界

2014-08-19来源:网易网

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共和国北部,西接塞伦盖蒂国家公园,东连马尼亚腊湖国家公园,占地8万平方公里,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火山区。这里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。 世人皆知马赛马拉,但是要看动物,还一定要去恩戈罗恩戈罗。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,是一片非常独特的自然保护区,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集中了草原、森林、丘陵、湖泊、沼泽等各种生态地貌,这一区域囊括了很多动物种类,25000多头大型动物在这个半封闭的区域形成了自然的生态平衡。

这个巨大的火山口坑地中央有河流,水流常年不断,吸引着无数的动物来此喝水。这里是东部非洲野生动物最集中的地方,其中有5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,包括狮子、大象、犀牛、河马、长颈鹿、猴子、狒狒、疣猪、鬣狗及各种羚羊,200 种鸟,包括鸵鸟、珍珠鸡等,可说是东非野生动物世界的缩影。开车到公园门口,可以看到一棵三四百年树龄的大树,进入曼雅拉湖国家公园是一片很大的森林,森林里面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动物——猴子、鹿、鹦鹉、大象。吉普车在这里行驶得很慢,足以让我们慢慢用眼睛捕捉着动物。在火山口的边缘,有大群的斑马和角马在附近的草地上吃草,而狮子则在阳光下慵懒地睡着。

黎明时分,当濒临灭绝的黑犀牛在晨雾中享用完满载露水的野草后,它们会返回到茂盛的火山口森林中。在火山口山脉外部,高高的马赛人穿过高地斜坡,将他们的牛群和山羊群放牧在葱翠的牧场上,几个世纪以来,他们都生活在野生动物近旁的环境中。每年5、6月间,庞大的斑马群和花斑牛羚群汇聚在塞伦盖蒂高原,六七匹一排横立,准备开始行程500公里的向西迁徙,这一壮观景象举世罕见。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一天的行程,让大家观赏了豹子、河马、斑马、角马、长颈鹿、鸵鸟、颜色各异的小鸟,收获还算不错的,最可惜是没有看到非洲黑角犀牛。

保护区的中心部分是世界闻名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,它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(火山口边缘保持得最完整),也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(火山爆发或塌陷而成的火山口)。恩戈罗恩戈罗位于大裂谷东支,大裂谷是地壳上的一个断层,从莫桑比克穿过非洲直至叙利亚。800万年间,在地心的巨大压力下,熔岩从断层的薄弱处向地面喷出,形成一连串的火山。只不过,它以前是圆锥形的,且高度为现时的两倍。250万年前,锥体最后一次爆发,把所有熔岩喷出,锥体顶部下塌成凹穴,只剩下火山口西北边的圆桌山,也成为了现在人们看见的“破火山口”。火山口宽度为14.5公里,深度从610米到762米,直径约18公里,底部直径约16公里,占地总面积广达264平方公里,如同镶嵌在东非大裂谷带上的一个“大洞”。当地人将其称为恩戈罗恩戈罗,也正是“大洞”之意。

恩戈罗恩戈罗地区虽地处赤道,但由于地势高,地形复杂,保护区内一年没有四季之分,只有明显干、雨两季相互交替。每年12月至翌年4、5月的雨季过后,火山口内的草地会一片翠绿,在这肥沃的火山土上盛开着牵牛花、羽扇豆、雏菊及罕有的蓝色苜蓿花等。当5至11月的旱季来临时,火山口内便渐渐由绿变黄,然后变成浅黄褐色,继而成为深褐色,动物们也开始聚集在蒙盖沼泽周围。漫山遍野的金合欢灌木丛是这里的招牌景色。沿着火山口边缘下行,穿过葱郁的雨林和厚厚的植被,可以看见整个火山口下的绿色平原上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朵。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完整的塌陷火山盆,方圆两百平方公里的“锅底”生活着两万五千头大型哺乳动物:大量的斑马、野水牛、小瞪羚和河马,还有六千多只角马,七十头左右的狮子,不到二十头的黑犀牛。

猎豹在周边山谷的“动物通道”自由出入;花豹躲在金合欢树林里纳凉。金豺和黑背豺、麝猫(香猫)、斑点鬣狗也很容易见到。一幅壮观的非洲大地画卷,因为地势的缘故,缓缓在眼前铺陈开来,生动之极。 类人猿居住地之一 在考古学界闻名的奥杜瓦尔峡谷也属于这片不可思议的保护区。20世纪50年代中期,在距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西侧40公里处发现了奥杜瓦尔浅峡谷,峡谷因古河水侵蚀岩石层而形成。1959年人类学家在这里发掘出距今125万年的猿头盖骨。1960年又发掘出距今190万年的类人猿化石残骸、石器以及某些动物的远祖的化石。被发现的类人猿被命名为南方类人猿鲍氏种(Australopithecus boisei)。

另外,国际考古学家们还在这里发现了至少3种明显的类人猿遗迹,以及保存于370万年前的一系列完整的类人猿足迹。挖掘出来的化石表明,这一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类人猿居住地之一。 在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,能看到那些打瞌睡的狮群,狮子的鬣毛在风中拂动,仿佛触手可及。狮子身边有角马、羚羊等动物,它们似乎知道狮子吃饱了,正在安然地散步。这就是最为原始的生态,虽然是弱肉强食的大自然,但狮子满足果腹的需求之后,不会再有其他的要求。